东方意境文学社>青春小说>大唐暮云 >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宋家三娘
    他叹了口气“也是,你在这京城,能识得几个有品阶的官人。李公不好求,我呢,是个武将,若说能与礼部和翰林院打上交道的,恐怕还真是只有那从前做过文官的韦皋。哎,不对呐,你为何不去求陆学士?他不是翰林院的头号大文士吗?吾二人成亲之时,他还做过主礼。”

    若昭又厌烦又无奈,只得道“彦明,你说完了不曾?郑郎中家的小韩郎君,叫韩愈,他长兄,因受元载之案牵连而远放湘楚之地,未及而立便逝于任上。我瞧着他有几分像若清,打定主意要帮他。当初在渭水遇险,郑郎中救过的马夫,正是韦金吾帐下的陇州军士,我因想着,再添上我的书信,郑郎中领着韩愈去拜访韦金吾,能更顺畅些。”

    皇甫珩听若昭的语气中,竟有了些冷冷的凉意,亦不敢再造作,稍有沉默后,将话岔了开去。

    “驿站送来韩游環的消息,母亲正准备离开邠州,想是中秋前后便到了,正好与吾等团圆。母亲最是慈蔼宽厚,她见了你,定是不知怎生欢喜。”

    听丈夫说到婆母大人,若昭毕竟不能再冷若冰霜,只得将面色缓和下来,缓缓道“你兵部事多而杂,甚或还要去咸阳练兵,家中事可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岳父已遣了潞州的老仆来做管家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甚好。若昭,这白玉钏,你戴着真好看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过了几日,若昭娘家的赵姓老仆,所乘的马车在皇甫宅门口停下时,这年过五旬的老翁总算是松了一大口气。

    “大娘,阿郎令老奴带来的这五箱陪嫁,老奴安妥地送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阿姊,赵翁一路宁可将我丢了,也丢不得大伯这些宝贝呢。”

    应着这句笑语,车厢中钻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,大大咧咧地冲若昭说道。

    赵翁是宋家世仆,对小主人倒更有些像长辈对晚辈,嗔道“三娘莫埋汰我这半截入土之人了,这世道乱哄哄的,若不是阿郎向李节度讨了两名昭义军军士赶车护卫,老朽哪敢领着你这花朵一样的小娘子出这趟远门。”

    少女叫宋明宪,是宋庭芬从弟的女儿。宋家因战乱而颠簸数年、渐渐于潞州安定下来时,家族中只剩了宋庭芬与从弟二人,偏偏那从弟与弟媳又得了伤寒去世,宋庭芬自然将侄女接到自己家中抚养。宋明宪比宋若清还小,因而赵翁称呼她三娘。

    宋若昭赏了护送的昭义军军士,又命家中小厮领他们去客栈歇息。打点妥当后,方执了宋明宪的手道“阿父去岁在奉天城外跌入雪窟,现在身体如何?”

    提到长辈,明宪的俏皮之态隐去了些,向长姐恭敬道“大伯无恙,仍是常被李节度召入军府议事。只是,朔方军叛唐、圣上再度播迁之时,大伯担忧你的安危,整夜整夜地睡不着,头发越发白了。”

    若昭的眼圈立时红了。但她又微微庆幸,自己遭难之事父亲想来也不知。

    明宪转身,指着仆人们搬运的木箱道“那里头,有李节度赏的钱帛,节度使夫人赏的两身衣裳,其余都是大伯的书,还有金石拓片。”

    若昭心中越发升腾起凄怆之情。父亲对这些书籍拓片极为珍视,万金不换,他却都作为陪嫁给了自己。